【腾讯云】9.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,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,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,10万人同时观看;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

最近,清华女教授教授杨又“火”了,和10年前一样同因“言论”火遍全网,她提出了一个著名理论:想要优雅老去,就要“终生自立。”

怎么“终身自立”?按杨教授的意思就是基于养老金之上的养老自立。

为此针对人民养老金问题她给出了一个办法叫做:早减晚增观念。什么叫做《早减晚增观念》观念呢?大意是:如果早于国家法定退休年纪养领取老金就要每年相应减少,如果晚于法定退休年纪,则相应增加养老金。

换句话说:如果65岁是法定退休年纪,到了65岁后在退休领取养老金会增加,反之低于这个值每年领取的养老金就相应减少。好不好了?听起来杨教授的话很吸引人,但实际是不是这样未经验证不得而知。

按目前照中国人人均寿命大约70岁,极少数会在80到90岁来看。

这一套理仍存在不少问题。

而目前我国缴纳养老金制度相对城市和农村也有相应缴纳机制,需要持续的不断的缴纳满15年。问题是,现在的绝大部分人已经到了35岁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境地。

或者说,绝大部分用人单位默认的用工年纪在35岁以下。

这意味着不用等到退休很大一部分人可能就被辞退,更不用说向发达国家一样找一份工作可以干到60岁左右,这在当下的中国不太现实。

因此你看,缴纳养老的进度和推迟养老金的年限便产生脱节。

可以说教授杨的《早减晚增观念》观念,并不符合当下实际存在理想上的空想。基于这一条线索,网传一种说法是“建议退休的人延迟15年领退休金!女的55岁退休,70岁领退休金;男的60岁退休,75岁才领退休金!

这种说法是否正确,暂不讨论。

但可以预见如果这项提案真上了日程,那对全中国人民而言是一场灾难。它固然可缓解国家“养老金”的巨大缺口压力,但同时也会加剧社会生存的养老问题,与日俱增。

别忘了,在当下这个时代,能安稳活到70岁就谢天谢地了。

难怪女教授杨燕绥在节目上会自嘲:鉴于2012年我国劳动人口直线下降,一些省份的养老金表现为收上来的和发出去的出现巨大缺口。

于是发表了一篇关于“延迟社保退休年龄”的言论。“

我在文章中提到人均寿命延长,是不是可以延迟一点领取养老金,给年轻人减少负担,我们是不是需要居家就近帮老人洗洗衣服做做饭呢?结果引来群嘲和叫骂声。

更有甚至邻国大使都爬来我的办公室问,收到来自各种各样信件。

其中还有一张搓衣板......

如此看来,2012年杨教授写的那一篇文章,在某种程度上得罪了相当大一部分人,尤其在媒体刻意针对性的报道下,突出:建议退休的人延迟15年领退休金这句话,更是引发广泛讨论。至于2012年那一篇文章已经找不到了(找到会放在评论区)。

那么杨教授的提出的“早减晚增”养老计划是否对错?

这就要看,它是否符合当下社会现状,和解决90%以上的群众的养老问题。在过去一段时间中,杨教授曾向所有质疑她的人提出了三个问题:

问题一:如果家里有607080岁老人要养,那5060岁的人应该退休吗?

问题二:如果企业缴纳的养老金导致用工成本越来越高,你还找的到工作吗?

问题散:如果个人缴纳养老金一直不断上涨,你愿意缴纳吗?提出这三个问题,在我的理解中是,她想佐证前文提到的第一个观念:想要优雅老去,就要“终生自立。”

什么意思呢,意思是能晚点退休就尽量晚,

尽量不靠养老金养活自己,一来解决老年生活问题,二来减轻国家养老金发放的压力。这个观念一提出也引发不少讨论,虽然和“早减晚增加”相对应但还是那个问题。

它不符合实际,就说说60岁以后的老人,还有什么单位会要。

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,那这一套理论就是瞎掰。

不知道正在阅读的你,认同吗?

总的来说杨教授的目的是好的,是为了国家减轻负担,但同时她的想法又是那么的离经叛道,经不起验证!若真按网传延迟15年领退休金,那么这15年这些人靠什么活着?

若这一想法真被付诸实践,那很多人怕是一辈子都领不到养老金了。

因此有很多人认为,杨教授的腰包是不是满了?

鉴于此我不想说太多,是非黑白时间验证一切。就谈当下我们的养老金制度其实就够很大一部分人焦头烂额了。

总的来说杨教授说的当下老龄化社会严重,中国已经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阶段,2030年将进一步加剧变化,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。另一个是中国目前的养老金计划也确实面临巨大挑战。

大家发现没有交社保的人越来越少了,领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了。

国家补贴发放养老金的情况与日俱增。

我想这也是杨教授担忧的一点。虽然她提出了很多观点比如当下遇到的难题,比如老龄化严重,人口出生率降低,人们缴纳社保积极性越来越低等等。

那是否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?根本原因是什么?

而不是说为了缓解国家负担,要把这种责任平摊到每个普通人身上,这是不公平也不合理的。有句话说: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。在这个取的过程中,真正用到民身上的又有多少?

国家财政为什么取钱,为什么拿不出钱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?

应该好好想想。

我们谈“养老金”90后的一批人,有的已经缴纳了好几年社保。现在00后也开始未雨绸缪。至于607080后,那自是不用说。它的本质是:用下一代人的钱,去养上一代的人。

也就说我是80后,那么我现在缴纳的社保实际上是供养70后的。

他不代表你实际的拥有价值,不等于存款。

而这个制度最早也是从西方国家引进,但是西方国家有雇主制度养老金这一点比我们先进几十年,我们无法实行同样的道路。那该如何保障养老金安全成了当下国家层面应该思考的问题。这就是国之责任:计划生育结构;养老金结构。

但最近几年,我们国人突然觉醒意识到一个问题:

“交医疗保险”“交社保”,结婚生子、买房子等细细一算并不值当,或者说投入和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。之前一位网友说:以后考虑适当交社保,存满了15年万一哪天活不到60岁了。

那钱了还能花吗?

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,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结果,我们一边希望能通过交社保领取养老金,另一边又怕交了钱得不到养老金,既矛盾又对立。

在我看来实际缴纳养老保险人数比例和领取养老金比例,之所以缺口大,原因是多方面的,但回归到根本上,其实只有三个字:不幸福,不安全、难保障。

出尔反尔、违背诚信比比皆是。

杨教授说,我们年轻一代实际缴纳社保人数只有20%取却要供养80%老人。

但是否想过为怎么缴纳社保的人这么少?我个人认为一是树立社保意识不够高,二是绝大多数交社保的人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,除去了缴税、房贷、交通、社交、生活外基本所剩无几这就是我们说的生存压力太大。

因为没钱,自然缴纳的人少。

另一方面十几年来物价上涨了几十倍,可我们的工资还在原地踏步,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幅度。这就造成了高低不就的局面,尴尬至极。

再谈社会老龄化问题,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孩子说要付出成本太高,而且一部分人认为不婚或者不育会让生活质量更好。那些有需求的人却迟迟得不到相关政策。

我们一边呼吁支持生二胎,开放三胎,一边又把路堵死。

前面说好生一个给给奖励帮扶,后脚生完就没人管了,这是目前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。也就是说,很多所谓的惠民永远停留在嘴上说说,即便有那钱去了什么地方我们也不知道。

种种因素导致,我们的社会老龄化结构越来越严重,养老金交不上的情况。

总之太多太多了。

还是那句话,想要马儿跑的快,就得给吃足了马料,但往往实际做法是竭泽而渔。你说国人能幸福吗?不再水深火热已是万幸。如果按网传说的那套理论:延迟退休15年后领取退休金,那我想这个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,反而适得其反。

再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,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。

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了。

#头条发现计划#

#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#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Top